为深入贯彻河北高速集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,承秦分公司聚焦隧道运营管理堵点难点,创新实施“隧道安全设施号码牌”工程,通过设施数字化、信息结构化,构建起 "全天候、全要素、全流程" 的隧道安全防护体系,实现了安全管理效能与服务保障能力的双提升。该创新举措通过简明化编码设计,实现隧道设施精准定位管理,为智慧高速建设探索出可复制的便捷操作模式。
承秦高速穿越燕山山脉腹地,沿线 34 座隧道总里程达33公里。长期以来,隧道内空间定位模糊、信息传递滞后、资源调度低效等问题制约着运营管理效能提升。承秦分公司指挥调度中心通过系统调研和技术攻关,创新研发出隧道安全设施号码牌系统。按不同制式将1222 块号码牌精准布设于隧道内紧急停车港湾、车行横洞、人行横洞以及消防设备箱等关键点位,构建起覆盖全隧道的数字坐标体系。
看似简单的号码牌,实则是破解隧道管理难题的关键钥匙。通过建立“位置编码-设施定位-应急响应”三位一体机制,实现了三大突破:一是突破空间定位瓶颈,隧道安全设施号码牌作为隧道空间坐标基准点,通过最直观的数字编号,不管是隧道管理者还是需要救助的司乘人员,只要找到就近的号码牌就能精准定位所处位置,为指挥调度、应急处置、救援行动以及排查整治等工作赢得关键时间窗口;二是突破信息传递壁垒,“号码牌+一路多方智能协同”机制整合了路警企资源,通过快速精准定位实现信息实时共享,形成“一码触发、多端响应”的智慧化管理闭环,为路网协同治理提供创新范本;三是突破资源调度困境,通过孪生数据模型革新隧道管理全流程,隐患排查治理以号码牌为基准快速形成标准化台账;养护维修通过号码牌精准定位损毁设施实现快速修复;应急救援依托号码牌准确定位并形成救援方案,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。
通过“物理设施数字化、数字资源可视化、管理决策智能化”的创新路径,将隧道内的空间结构与数字模型实时同步,实现了对隧道管理的精确监测和合理决策,为隧道运营管理提供了全新范式,真正实现了小号牌撬动大安全,为深化智慧高速建设、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治理范式。
微博
微信公众号
头条号
抖音号
快手号